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m6米乐app

讲座回顾|《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通识讲座第四讲 ——周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发文时间:2024-04-23

2024年4月17日晚上,《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通识讲座第四讲于立德楼502教室举行。本次通识讲座由经济学院周文教授主讲,主题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校50多名学生现场参与学习。

围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一主题,周文教授主要从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建设基本情况、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论述和新时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image.png

一、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建设基本情况

在系统介绍城镇化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周文教授详细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总体状况。周文教授指出,从1978至2022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7亿激增至9.2亿,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至691个,城镇化率从17.9%攀升至65.2%,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中国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中国发展中的一大奇迹。然而,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在城市建设方面,过度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片面追求大型城市的扩张,导致了城市无序的摊大饼式发展;大面积的土地城镇化,不仅威胁到耕地和粮食安全,也使得许多城市失去了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此外,人口的迅速集中也带来了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在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峻挑战。在城市管理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治安、市容卫生、公用事业、人口流动以及居民多元需求等方面的管理难题日益显现。在城市民生保障方面,不仅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救济等民生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还需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以及市民权利保障问题。

二、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论述及其阐释

周文教授通过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城市调研时的指示和在不同场合对城镇化和城市工作的指导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

周文教授强调,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前瞻性以及对客观发展规律的尊重,对后续的城镇化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此次会议,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高度,深入探讨了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我国城镇化指导思想,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强调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旨在使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过程。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至2020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60%的数量目标,并提出了提升城镇化质量、解决累积的显著矛盾和问题的质量目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成功达成前一数量目标。在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演进中,我们要坚持以“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不断克服城镇化进程中遭遇的诸多挑战,努力推进并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周文教授指出,2015年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距离上一次会议召开已有三十七年之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个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指出,“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是各级党委工作的两大阵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基于此,会议提出了“一尊重”和“五统筹”的重要指导思想。

image.png

在各城市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诸多指示。2018年2019年的上海城市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在2020年的杭州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到了2021年的福州调研,总书记再次重申,“建设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篮子、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抓好”

此外,周文教授还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他重要场合对城镇化问题的深刻论述。例如,在2015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城市工作的多个方面,重申“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

三、新时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周文教授提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可以以2022年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为分水岭,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在前一阶段,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得以明确,揭示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关系,为后续阶段,即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化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周文教授将城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阐释,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落实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关系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

image.png

1. 落实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城镇化是一个多维度、跨领域的复杂过程,实践操作中需聚焦关键任务。周文教授精辟地指出了四个核心重点任务:第一,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周文教授强调要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全面考量户籍转变、就业、社会组织形态、生活模式、观念更新等多重挑战,同时关注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第二,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解决建设用地粗放利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因此,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出发,确保农业用地规模和质量,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的红线。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资金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推进城镇化必须解决好资金保障问题。这意味着我们要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允许地方政府进行债务融资,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作用,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最后,持续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以城市群为发展主体形态,优化和提升现有城市群,发展壮大新兴城市群,并培育发展不同区域的城市群,从而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

2. 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本质上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不断认知、尊重和顺应。周文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阐述,提出了城市发展应当遵循的三个基本规律:首先,城市规模要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的增长不仅要追求规模上的扩张,更要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其次,城市规模要使社会结构保持平衡,确保人口规模与用地、人口之间的协调与均衡。在此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失地农民城市低技能人才的融入问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地位。最后,城市规模的扩大还必须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深入理解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应避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更不要去搞大跃进、大干快上、一哄而上”。相反,我们应该尊重和顺应这些规律,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 统筹关系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各种关系。周文教授对城市治理系统工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阐释了五个方面的关系。首先,在处理城市治理结构关系时,我们需要统筹考虑空间、规模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尊重决定城市规模的三大规律,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横向错位发展和纵向分工协作。其次,在处理城市治理环节关系时,我们需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之间的关系。规划需要具有持续性,防止“一届领导一届规划”的现象,实现“多规合一”。同时,要因地制宜、保护传统文化,建设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并将管理贯穿于城市工作的始终。第三,在处理城市治理动力关系时,我们需要统筹改革、科技和文化三方面的驱动力。改革户籍制度和多龙治水的城市管理制度。建设智慧城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的便利。周文教授特别强调了文化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城市建设需要塑造城市文化,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第四,在处理城市功能关系时,我们需要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的关系。周文教授重申“城市是人的空间,提高城市宜居性”,统筹城市功能的关系,意味着在建设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的同时,还要建设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最后,在处理城市主体关系时,我们需要统筹政府、社会和市民之间的关系,同心同向行动,合力共建文明城市。

“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因此,在全面统筹城市发展各方面关系的同时,我们迫切需要提升城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周文教授对此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首先,我们必须严谨细致地制定和执行城市规划,确保其科学性和前瞻性;其次,治理的焦点应下沉至城市社区,以更好地响应居民需求和提高治理效率;最后,我们要致力于加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精准和高效的管理措施,提升城市的整体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4. 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

随着2022年5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周文教授对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阐释,涵盖了以下四个主要方面:首先,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县城的建设和发展并非逆城镇化的现象,而是在为城镇化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其次,突出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充满活力、既宜居又宜业的现代化县城。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尽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应致力于完善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提升医疗条件,打造坚实的产业基础,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最后,推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县城成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交汇点,为农村生产提供非农产业机会,并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平台和服务,以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image.png

在讲座的尾声,周文教授分享了中国城镇化领域的数据和相关理论资料来源,同时向同学们介绍了城镇化研究中如何使用图表的方法,这些内容让在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激发了同学们对城镇化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通过本次通识讲座,各学院的同学们对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了更深入理解和认识,本次习近平经济思想通识课讲座圆满成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