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m6米乐app

经济学院荣获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多项
发文时间:2009-09-26

近日,教育部组织评选的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公示结束。此次人民大学获奖总数3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4项、普及奖2项。经济学院有3个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获得二等奖的成果是林岗、黄泰岩等的《三元经济发展模式》(著作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和郑超愚、朱南松、张瑶的《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证据与运用》(论文类,《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获得三等奖的成果是孟捷的《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文类,《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林岗、黄泰岩等的《三元经济发展模式》一书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双重的发展任务,即寻求在三元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或新经济)下的经济发展。构建了三元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超越二元经济理论的适用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理论,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扩展发展经济学,在实践上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续写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奇迹”提供思路。

郑超愚、朱南松、张瑶的《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证据与运用》一文探索性地建立了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动态购买力平价(ppp)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模型化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性因素,描述经济发展过程中实际汇率对传统ppp理论的系统偏离及其动态演化特征。论文依据国际横截面数据进行动态ppp理论的计量分析而取得其结构方程与可计算形式,进而情景预测2006-2010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趋势,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均衡调整以及相关汇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政策目标提供数值参考。

孟捷的《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文探讨了马克思经济学中关于人的行为和动机的假设,并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比较。文中分析了古典经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概念,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当事人”概念,竞争即“许多资本的相互关系”对资本主义经济当事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提出了追求剩余价值和追求利润在意义上是不同的这一新观点。

由于国内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大奖尚未设立,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奖在各类重要的学科评估中被视同为与理工科国家三大奖相当的奖项,价值巨大,含金量高。自2002年起,经济学院在连续三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共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我校经济学科在全国保持领先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王宝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