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m6米乐app

经济学院举办2019年第二期组织经济学seminar
发文时间:2019-06-10

6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cfos)共同主办的2019年第二期组织经济学seminar在明德主楼734会议室召开。来自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的roberta dessi副教授做了主题为“public goods and future audiences: acting as role models”的报告,该研究基于公共品博弈实验,具体研究了榜样作用会对领导者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dessi教授在剑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同时兼任伦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她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企业金融(风险投资和创新)、产业组织、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等领域。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economic journal,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这篇文章研究了在一个标准的自愿捐赠机制下公共品博弈中参与者的捐赠行为。实验参与者随机分为四人小组进行10轮游戏,每轮游戏开始前拥有1欧元,被试者将决定捐赠一定数额进入公共账户,剩余金额进入私人账户,公共账户的金额将翻一倍后平分给四个参与者,最终可以获得两个账户的总金额奖励。作为起到榜样作用的第一代玩家,他们的捐赠选择、最终收益,以及不同的关于他们的身份信息,将传递给第二年的一组新的、未知的参与者。这篇文章探讨了两个问题:首先,知道他们将成为未来玩家的榜样会影响个人的选择吗?第二,自愿捐赠行为如何随着参与者身份的未来可见程度而变化?。我们考虑了不同的可能解释,并认为最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失败者厌恶”,根据这个解释,加入照片处理后,即第二年的玩家可以看到第一年参与的玩家的照片和结果之后,作为榜样的受试者对捐赠行为变得更加敏感,更会选择捐赠更少的金额进入公共账户。

与会者就该文章中的实验设定、被试者选取及实验结果分析解释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刘小鲁副教授提出,有的被试者在被告知需要采集照片信息后选择不参加实验,使得留下的被试者是相对不介意自己的个人信息的人,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李三希副教授提出了另一个解释理由,被试者可能不想成为贡献最大的人,担心“枪打出头鸟”,从而会降低自己的捐献金额。

本次seminar由经济学院刘小鲁副教授主持并做精彩点评。来自人大经济学院的杨其静教授、陆方文教授、杨继东副教授、李三希副教授以及其他各个专业的老师学生们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中,报告人和与会者就实验的设定、结论,以及背后的经济学解释思路等等交流想法,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这是cfos今年举办的第二次seminar,今年还将有多次活动,具体信息将发布在官方网站(http://cfos.ruc.edu.cn)上,也欢迎关注cfos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活动资讯。

供稿:武玙璠;编辑:杨菲;核稿:陆美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