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首届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报告厅举行,主题为“探寻新的增长之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出席论坛并致辞。
原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雷达等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厚文做总结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办公室主任郑水泉等嘉宾出席了会议。
经济学院院长张宇主持论坛开幕式。
陈雨露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世界经济运行的规律复杂而深刻,对世界经济的研究要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历史主义的观念。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将充满挑战,要求我们以世界经济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为导向,深究其影响和政策含义。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更需要深度了解世界。“世界经济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互动平台,为研究世界经济的专家和学者把握世界经济脉搏,寻求可持续的、共赢的经济繁荣政策提供m6米乐app登录的服务,并通过我们大家持续的共同努力,打造出中国研究世界经济问题的高端“智库”。最后,他希望各位与会专家通过研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贡献真知灼见,共同探寻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之路。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关雪凌主持论坛主旨演讲。
隆国强副主任表示,应当牢牢把握住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中新的战略机遇,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战略机遇,用正确的战略和得力的措施来实现我们自己的利益。第一,把握好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第二,在外资引进方面出现了新的机遇;第三,把握好海外低成本并购的战略性;第四是充分利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加速推动中国有竞争力的技术密集的成套设备走出去,提升出口型。把握好这些机遇,就可以利用全球的市场来加速推进中国的全球价值链。
李凤林大使在发言中指出,世界经济形势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要认清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把握发展机遇。第一,现在经济全球化形成一个反弹的趋势,许多因素形成了强大的逆全球化的力量,各国不同国家利益决定了对全球化不同的态度;第二,中美之间的较量长期复杂,双方应该以合作共赢的态度发展中美关系;第三,全球热点问题很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是一个负面的因素;第四,中国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要负起大国责任,并且,一方面要注意利用政治因素趋利避害,另一方面,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黄卫平教授以“世界经济周期:转型与变革的催化剂”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构,但尚未成型,而且,世界经济下一步的核心动力尚不明确;同时,世界经济治理结构发生变化,似有方向但苦无路径。世界经济的真正转型正在等待经济周期这个催化剂的出现。随后,他介绍了中国和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并认为中国应该认真应对经济周期。总之,经济周期是催化剂,它不仅仅是危机的问题,有了实体经济的危机必然会催生新的格局、动力、治理结构,如果2018—2019年发生经济危机,现在应该做好相应的研究和铺垫。
张宇燕所长指出,经济增长周期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储蓄、消费等方面的长期影响;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劳动生产力及其增长速度的全面影响;生产要素流动对寻求经济增长空间的有限影响;国际规则与国际制度对技术、人口、产品服务的流动的制约影响。张宇燕所长认为,讨论全球经济离不开对于政治的关注,特别是国内政治对国际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国家的政治权利把控着国内经济政策,因此,研究世界经济前景不能忽略对国内政治的探讨。张宇燕所长还提到,衡量经济增长应当创造更完善的指标。
佟家栋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构想与试验。他表示,在国际经济秩序重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自贸区是我国深化改革、加快开放的积极策略。自贸区承载着探索建立国际化、法制化和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试验任务。佟家栋教授认为,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必须为外资企业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便利、贸易集散的便利、劳动力或其他生产要素廉价或熟练程度的便利以及投资“负面清单”清晰化的便利等。目前内资企业在自贸区的积极性大于外资企业,原因在于外资企业从中获得的红利并不明显。自贸区的发展前景是依赖政策洼地还是制度创新,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吸引国外资本和业务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雷达教授认为,即便未来短期中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运行在国别经济的封闭环境中,中国的市场规模依然能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空间。另外,在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发展的趋势中,中国也处于经济增长颇具潜力的东亚地区,特别是东亚网络生产体系的内在联系并没有因受到2008年的危机冲击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国际空间和分工基础。再加之中国正在为重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而做出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必然会为中国未来的长期发展创造长期稳定的外部环境。
杜厚文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感谢各位专家参加本次会议,并高度评价了与会专家的发言。他指出,世界经济非常复杂,有很多问题没有研究清楚,世界经济未来的走向也并不清楚,这说明世界经济研究工作要大大的加强。最后,他提出了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一是世界经济将来有没有可能出现世界性的通货紧缩;二是新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三是发展中国家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中起到什么作用;四是世界经济到底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
首届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论坛的举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网、人民网、光明日报、新浪网和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对论坛进行了报道。
(编辑:陆美贺;核稿:李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