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m6米乐app

钟契夫教授生平
发文时间:2008-01-31
  

钟契夫,原名钟西萍,1925年10月生,江西萍乡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领域的权威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荣誉教授。生前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投入产出学会顾问,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顾问。

  钟契夫1944年于江西萍乡中学高中毕业,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48年入解放区华北大学一期政治十六班,毕业后留校,先后任区队长助理、区队长干事、队长。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任国民经济计划系教员,成为新中国培养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学科首批教师之一。当时他师从苏联计划理论专家布列也夫,并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从事开拓性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53年至1956年,他担任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副主任,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国民经济计划讲义》(六分册)。这是第一部由中国教员编写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计划学教科书,不仅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而且确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在这个领域的学术领先地位。

  20 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钟契夫以我国“一五”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发表多篇论文。1966年文革开始,受政治运动干扰,他的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时断时续并受到冲击。1969年至1972年,他被下放到江西余江县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3年至1978年期间,在正常的学术活动不能展开的情况下,钟契夫先生借此机会多次深入基层调研,这大大加强了他以后教学和研究的实践基础。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钟契夫回到阔别已久的教学岗位。最初两年他担任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副主任,研究重点转向计划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侧重于计划统计中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数量经济分析。他首先选择“投入产出分析”作为突破口,着手进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统计核算和计划综合平衡方法的研究。1979年至1981年,他和校内外的同志合作,在山西、黑龙江等地进行调查,并参与山西省1979年度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顺利编制出全国第一个省级投入产出表。与此同时,钟契夫对建立新的计划方法和理论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1984年他发表的《计划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一文,首次探索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在计划管理中的应用。1986年他主编的《经济计划方法》一书,系统地总结了传统计划方法,全面介绍现代计划方法,并主张二者结合。

  为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地区计划管理新路子,钟契夫于1986年申请并主持了国家教委“七五”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地区计划管理研究”,带领课题组深入到四川、湖北和广东三省的市县调研。1990年,代表该课题主要成果的《中国地区计划管理研究》公开发表,被选入中国人民大学丛书。近几年,他还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计划和计划经济思想史研究”和国家教委课题“宏观经济管理研究”。21世纪后,他主持编写的《资源配置方式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是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标志着他的学术水平达到了与时俱进的高度和深度。2007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钟契夫自选集》,这是钟契夫先生终生的集大成著作。

  1978年起,我国实行研究生导师制,1980年正式建立学位授予制度,钟契夫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我校计划统计系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个该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点,他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我国从中央、省市到基层,都有相当数量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干部以及从事这方面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员曾直接受教于他。钟契夫执教50余年,言传身教、一丝不苟,给他的同事和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钟契夫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的人材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钟契夫同志从事革命工作六十余年,对共产主义理想忠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我们深切悼念钟契夫教授的同时,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并弘扬钟契夫同志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崇尚学术、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而努力奋斗。

    钟契夫同志永垂不朽!

(编辑:经济学院网站管理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