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m6米乐app

经院之子丨孟博远:实践调研——改变世界的第一步
发文时间:2021-11-06

经年流转,经彩纷呈。在人大经济学院这个大家庭中,有着众多优秀杰出的学子。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和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他们学习于经院,成长于经院,收获于经院,他们都是经院的孩子,传递着经院人一以贯之的精神品质。经院一家人特此推出“经院之子”栏目,记录经院故事,传递经院声音。


个人简介

孟博远,经济学院2020级本科三班班长,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协调能力突出。他曾参与2021年暑假“案例中国”学术实践项目,赴泸县就“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开展调研;通过求是思源选拔,任社会调研活动经院组组长;作为班长带领班级同学于大一寒假以“过年回家”为主题进行社会调研。


引言

谈及对实践调研的兴趣如何养成,孟博远提到了他小时候的“爱好”——特别爱管大人的“闲事”。父母毫无保留地向他讲述人生经历,让他对别人的故事很感兴趣。在成长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亲身去感受、去参与、去经历,能无限接近事物本来的面貌,能获取与众不同的、甚至颇具价值的认识和体会。而伴随着他求学阶段的迈进,他更加明白真正想要关注一个地方、关怀一群人,就要走进去,走近他们,认认真真地看一看、听一听、聊一聊。能够实现这个目的的方式之一,便是实践调研。


一、所谓“城里人”的乡村好奇心

虽然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市,但每年回乡村探亲的经历,让他留下了满满的乡村记忆。小时候,乡村留给他的回忆,是金秋十月里一山坡又一山坳的硕大红枣,是田间地头玩捉迷藏的“北瓜”(当地方言,普通话为南瓜),是村口那条走着走着就变得泥泞抑或是扬尘的乡间小路,是在那条肉眼可见边界的水泥路上叮叮当当的驴车……但随着他学识的增长,他看到了那些经历的背后,是大山环绕下的闭塞,是土坯残砖后的穷困,是岁月徒增里的停滞,当然,也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希望。

孟博远对于脱贫攻坚相关问题比较正式的探索起点,是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后的第二天,他发布在班级公众号“很有经神”上的文章《热点|作为脱贫攻坚战的见证者——》。文章的原名为“回家”,写的是他这些年回老家时对于阜平县在脱贫攻坚之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认识与感悟。体会总体是感性的,但是基于多年的实践体会,他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了深深的认同感。而今年五一假期,他又一次回到了家乡,进行了带有一点学术性的实践与观察。他在骆驼湾村参观了当年习总书记到过的院落,在麻棚村走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楼房,在路边向前前后后10多位当地的村民了解他们的生计状况,听他们分享生活的改善和仍存的困难,也会直接了当地去问他们:“你幸福吗?”他了解到,“村民上楼”成为现实,居住生活条件好了很多;老人们也有了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很自豪地说“现在很幸福,感谢党和国家”。同时他也关注到,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在乡村内部的“共同富裕”上更下功夫。

image.png

与麻棚村老支书的合影

image.png

在麻棚村的照片

孟博远对乡村的探索,从家乡开始,也终将要走出家乡,走向更广袤的中国大地。

今年夏天,孟博远作为“案例中国”学术实践项目“土地制度变革与乡村现代化”项目组的成员,在刘守英教授的指导下,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前往四川省泸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团队一行9人深入调研了8个村/社区,与基层干部交流探讨宅基地改革和乡村振兴相关问题,与农户热切讨论改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收获了丰富的调研成果。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宅基地改革对于村民收入、居住条件和整个村庄形态的积极改变。同时,他们在与县领导、村干部和村民等不同的人交流时,也认识到了制度设计的良苦用心,政策执行的不易,以及认识水平的参差。

image.png

实践队伍合影,后排左三为孟博远

image.png

实践队友合影,左一为孟博远

他也坦率地讲,以他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能做到的或许只有尽可能地倾听多方声音,了解更多事实,而非做出很大改变。但在真实世界中感知乡村的百千面貌,体察人们的苦乐生活,这对他来说本就是一种莫大的震撼与启迪。


二、紧跟社会热点,发扬团队精神

在孟博远看来,一个实践调研想要有价值和意义,其关注点要么得落在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上,要么得落在一定时期社会的讨论热点上,最好是两者兼具。寒假期间,在班主任范志勇老师的指导下,他策划和组织2020级本科三班团队开展了一次有关“就地过年”的调研。

从参与意愿调查到报告分期发布,经过近三个星期的共同努力,他们收集了近30个省份的约1500份问卷,形成了超15000字的调研报告,大家认真思考,热烈讨论,走出家门,踊跃参与问卷收集与报告撰写。当报告发布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满满的成就感!

image.png

在这一段时间中,孟博远体会到了策划、组织和实施一个社会调查的不易。如何设计一份科学的问卷?如何获取尽量多的样本?又该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报告的撰写?尽管充分构思了整个调查的进程,但这是他第一次作为组织者去推进一个较大规模的调查,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最让他感到高兴和感激的是,每一位参与进来的同学都非常热心,真正把这个调查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不论是最初修改了近10个版本的问卷、还是中期大家不厌其烦的宣传和搜集,以及后期对于调研的反思和报告的撰写,正是一位位“很有经神”的三班人的参与和大力支持,他们才能最终把事情做成。


三、“极限操作”,喜提真成长

压力之下,人往往有着不同寻常的潜力,经历一次,就成长一次。

2021年5月底到6月初,在期末复习的压力下,孟博远参加了“求是思源”项目的二轮选拔,需要在有限时间内根据给定话题组队策划完成一次社会调研并进行展示。他得到的话题为“道路”。小组成员经过头脑风暴后将选题确定为“中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路的演变、衔接与互动——以中关村大街六高校为例”,主要调研对象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孟博远作为组长主导和推动了这一选题的调研和展示。

在特殊的时间段下开展这次调研,时间成为他们最大的“敌人”。大家在学业上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这本就很需要时间和精力。但他们还是尽最大可能分配时间这一“稀缺资源”到调研上,挤出时间来讨论选题框架与调研细节,挤出时间来采访老师和同学,挤出时间来完成调研报告和展示准备,一切的一切,都是“极限操作”。在那一个星期中,孟博远很晚才回到宿舍休息,除了上课,脑子里全是调研的大小事情。作为组长,他需要对整个调研的过程进行推进和把控,有很多困难的决策要做,这对他实在是一个重大考验。所幸他最终在和团队成员的精诚合作中扛了下来,并且取得了相对理想的结果。


image.png

实践队友合影,右二为孟博远

这一段经历,每每回想起来都倍感神奇,他在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实现路径”的思维方法,在外生约束条件下,为了完成目标函数,要在“可行性”和“有价值”的权衡取舍中选取最佳实现路径,合理分配稀缺资源以达到给定条件下的最优解。孟博远说,这或许会使他终身受用。同时,这段经历也让他更加体会到了实践调研独特的魅力。


结语

“实践出真知,不论是真实世界,还是实践过程本身,都是我们成长和精进的源泉之一。马克思曾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现在的我们,或许还不具备改变世界的能力,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走入世界、了解世界和解释世界来为改变世界做准备。了解、呈现和解释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许本身就是改变世界的第一步,实践调研背后的辩证法或许就在此。”


图片及文字丨孟博远

整理丨团委宣传部 郑棱匀

编辑丨网络中心 翟智健

核稿丨程万昕

核发丨李佩洁

网站地图